曰韩美亚洲精品一区,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网站,久久久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伦子沙发午睡系列,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婷婷,亚洲国产色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国产精品

首頁 >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

為中國十五冶65歲慶生·工程巡禮

    

陽春三月,大地復蘇,萬木爭榮,在這播種希望的季節,中國十五冶即將迎來她的65年華誕。65年光輝歲月,十五冶人始終以“與客戶共發展,與員工共成長,與社會共和諧”為使命,秉承“開得動,打得響,過得硬”的企業精神,將一項項宏偉的藍圖雕刻成精美的建筑作品,譜寫出了一曲又一曲動人的樂章,在海內外充分展示了中國建筑業鐵軍風采。

結緣三座城市

長沙、黃石、武漢,三座城市與中國十五冶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見證著中國十五冶的發展壯大,也傳唱著一段段鐵軍精神的傳奇。

1953年公司在長沙成立之初,施工現場條件極其艱苦,沒有房屋,就在雜草叢生的施工現場搭起毛竹草棚;沒有自來水,就喝河水;沒有運輸工具,就人拉肩扛建筑材料……十五冶人以戰天斗地的豪情艱苦創業,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建成了我國第一座250T/D鎢選礦——瑤崗仙鎢礦。

1955年,公司承建了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的601廠(株洲硬質合金廠)和江西省大吉山鎢礦這兩項由蘇聯設計的引進工程。廣大技術人員虛心學習蘇聯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大技術革新和推廣,發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大力開展勞動競賽,順利完成了兩項重點工程的建設。劉少奇、董必武、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601工地時,高度贊揚了我公司打硬仗的作風。

1965年10月5日,公司機關奉命從湖南長沙搬遷到湖北黃石,拉開了揮師鄂東、大建大冶銅基地的序幕。在公司搬遷至湖北后的10年里,廣大職工主動克服“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排除干擾,矢志不渝堅持生產,先后建成了日產4000噸的銅錄山礦、日采3500噸的豐山銅礦、年產6萬噸的大冶有色硫酸二系列等大型廠礦。

1975年,為了抓住有利時機,搶灘大武漢,為我國鋼鐵工業做出更大貢獻,公司本著為國爭光、迎難而上的精神,大膽向冶金部請戰,承接了從西德引進成套設備的武鋼一米七軋機工程(“0七工程”)連鑄車間。雖然比其他施工單位晚一年進場,但5000余施工人員“零點起步”,上下一心大打“爭氣”仗,艱苦奮斗2年多,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土建和安裝工程都被評為優良,其中,液壓系統被“0七”指揮部評為“樣板工程”。公司因此被命名為“大慶式企業”。

載譽三大銅基地

從上世紀70年代末承建國內第一個引進的江西貴溪冶煉廠,到90年代承建安徽銅陵金隆41萬噸銅冶煉工程,再到2005年承建山東陽谷祥光銅冶煉廠,中國十五冶充分展示了在冶煉工程建設領域特別是銅冶煉工程建設領域排頭兵的風采。

1978年5月,公司承接了規模大、建設內容完整、技術難度高,從芬蘭、日本引進的大型現代化有色冶煉項目——貴溪冶煉廠。公司科學規劃,狠抓形象進度,實行經濟責任制,3800名職工日夜奮戰,只用20個月時間就建成了原定38個月工期的大型銅冶煉廠,獲全優樣板工程11個,全優工程27個,揚威江西銅基地。

上世紀90年代,公司進入銅陵市場,先后承建了銅陵有色金隆冶煉廠一期工程、金隆21萬噸技改工程、金隆35萬噸挖潛改造工程等30余項國家及省市級重點工程。在銅陵有色金隆冶煉廠工程建設期間,公司群策群力,集結力量,采取倒排工期,分段實施的超常規施工舉措,還提出“占滿時間,占滿空間”的施工口號,一干就是400多個日日夜夜,在短時間內建成了一座現代化冶煉廠。

2005年,在承建山東陽谷祥光銅冶煉工程時,公司確定了“高起點、高目標、高水平、高速度,出人才、出經驗、出業績、出效益”的“四高、四出”目標,內強管理,外塑形象,圓滿完成了當時為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雙閃”冶煉工藝的工程建設任務。

名揚華夏競風流

1990年承建的武漢陽邏電廠一期工程,為公司進軍能源市場開辟后續施工任務奠定了基礎。同年,公司還承接了湖北黃岡田鎮水泥廠,又為公司在建材行業擴展了一片新天地。1993年6月中標的廣深高速公路工程,揭開了公司進入高等級公路施工的序幕。這一時期,公司在建筑施工領域突破了地域界限,逐步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全方位參與國內外建筑市場競爭。

新世紀以來,公司堅持以市場為龍頭,在冶煉、礦山、電力等行業的傳統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并充分發揮資質優勢,不斷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公司通過持續改善工程管理,開展工程創優活動,不斷提升施工組織能力,獲得了8項魯班獎、100余項省部級及以上優質工程,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響力。

“一帶一路”亮名片

2000多年前,東起華夏,西及古羅馬的“古絲綢之路”,曾是連接我國與亞歐各國的貿易通道。兩千年后的今天,“新絲路”依舊生機勃勃,交流空前頻繁。站在中國與世界命運的新交匯點,中國十五冶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堅定前行,走向世界。

中國十五冶的海外之旅始于1958年。當時,中國十五冶奉命建設新中國最早的大型援外項目越南古定鉻鐵礦采選工程,打響了海外建設的第一仗。

1992年,巴基斯坦政府投資開發的第一個金屬礦山開采項目山達克銅礦正式動工興建,中國十五冶受命承建。該項目于1995年9月產出第一爐粗銅,結束了巴基斯坦無銅工業的歷史,得到了中巴各方的廣泛贊譽。

隨后,中國十五冶繼續在海外項目建設中屢屢建功。2000年,中國十五冶參與贊比亞謙比希銅礦建設,2003年7月該礦正式投產,為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的起步奠定了基礎。

中國十五冶適時吹響了大舉向海外進軍的號角,并廣泛與各大企業集團接洽,利用多領域的施工資質,尋求優勢互補,海外項目開拓迅速開花結果,哈薩克斯坦電解鋁廠、沙特水泥廠、蘇丹水泥廠、埃塞俄比亞水泥廠、阿爾及利亞高速公路、安哥拉K.K.社會住房項目、緬甸達貢山鎳冶煉廠、博茨瓦納電廠、吉爾吉斯斯坦黃金選礦廠、俄羅斯鐵礦廠、白俄羅斯紙漿廠、哈銅巴夏庫銅選廠、厄瓜多爾米拉多銅礦等一大批項目建設合同紛至沓來,呈現出厚積薄發的良好態勢。

目前,中國十五冶已經在海外31個國家承接了300余億元的施工任務,足跡遍布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其中建成的贊比亞15萬噸粗銅冶煉廠、剛果(金)希圖魯銅礦、緬甸達貢山鎳礦、蒙古圖木爾廷——敖包鋅礦、剛果(金)SICOMINES銅鈷礦采選冶一期工程5項工程榮獲境外工程魯班獎。十五冶人以一份份響當當的成績單不斷刷新著國外對中國建筑鐵軍的認識。

鐵軍精神代代傳

65年春華秋實,曾經的艱辛與榮耀繽紛交錯,成就了濃墨重彩的十五冶發展史;65年崢嶸歲月,曾經的追求與探索波瀾壯闊,演繹著無數十五冶人的英雄本色。一代代十五冶人始終傳承“開得動、打得響、過得硬”的企業精神南征北戰,無往不勝;攻堅克難,奮斗不止,以鐵軍的擔當繪就了一副恢弘壯美的創業畫卷。

憶往昔,公司20世紀50年代初創時期,生產及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工人們吃干筍、住杉皮棚,施工中人拉肩扛,手工操作,但他們硬是憑著這股鐵軍精神,在芙蓉之國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施工任務。

在武鋼連鑄車間的施工中,員工至始至終保持旺盛的干勁,工作不講時間,勞動不計報酬,“八小時內拼命干,八小時外做貢獻”,在該工程施工中打響了威名。

在貴溪冶煉廠大干時,員工幾乎沒有節假日,在雨水淹沒了公路,交通不暢的情況下,員工堅持徒步到工地上班。在氣溫高達40度的夏天,工人們每天堅持9—10個小時,奮斗在灼熱的設備上進行安裝,最后順利完成了我國最大的銅冶煉廠——貴溪冶煉廠的建設。

這種精神在新時代也得到了傳承,在號稱有“死亡之?!敝Q的新疆羅布泊,十五冶人戰風沙、斗嚴寒,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始終保持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終于讓一座現代化的鉀肥生產基地巍然屹立。

在蒙古,由于該國物資匱乏,十五冶人拼湊散戶車輛,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跨國運輸大隊,在沒有道路的條件下,在零下數十度的低溫里,以新時代的“愚公移山”精神,運回了施工材料,并苦干加巧干,圓滿完成了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要把敖包鋅礦建成中蒙合作的典范工程”的囑托。

在緬甸達貢山,員工們戰天斗地,開山拓路,克服當地濕熱的天氣和簡陋的施工條件,以堅韌頑強的精神完成了工程建設,創造了建筑奇跡。



現在,在這股鐵軍精神的支撐下,建筑奇跡在全國各地、大洋彼岸不斷上演,帶領十五冶人鑄就了一座座時代的豐碑。

陽春三月,大地復蘇,萬木爭榮,在這播種希望的季節,中國十五冶即將迎來她的65年華誕。65年光輝歲月,十五冶人始終以“與客戶共發展,與員工共成長,與社會共和諧”為使命,秉承“開得動,打得響,過得硬”的企業精神,將一項項宏偉的藍圖雕刻成精美的建筑作品,譜寫出了一曲又一曲動人的樂章,在海內外充分展示了中國建筑業鐵軍風采。

結緣三座城市

長沙、黃石、武漢,三座城市與中國十五冶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見證著中國十五冶的發展壯大,也傳唱著一段段鐵軍精神的傳奇。

1953年公司在長沙成立之初,施工現場條件極其艱苦,沒有房屋,就在雜草叢生的施工現場搭起毛竹草棚;沒有自來水,就喝河水;沒有運輸工具,就人拉肩扛建筑材料……十五冶人以戰天斗地的豪情艱苦創業,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就建成了我國第一座250T/D鎢選礦——瑤崗仙鎢礦。

1955年,公司承建了國家156項重點工程之一的601廠(株洲硬質合金廠)和江西省大吉山鎢礦這兩項由蘇聯設計的引進工程。廣大技術人員虛心學習蘇聯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大技術革新和推廣,發揚艱苦奮斗優良作風,大力開展勞動競賽,順利完成了兩項重點工程的建設。劉少奇、董必武、朱德、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601工地時,高度贊揚了我公司打硬仗的作風。

1965年10月5日,公司機關奉命從湖南長沙搬遷到湖北黃石,拉開了揮師鄂東、大建大冶銅基地的序幕。在公司搬遷至湖北后的10年里,廣大職工主動克服“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排除干擾,矢志不渝堅持生產,先后建成了日產4000噸的銅錄山礦、日采3500噸的豐山銅礦、年產6萬噸的大冶有色硫酸二系列等大型廠礦。

1975年,為了抓住有利時機,搶灘大武漢,為我國鋼鐵工業做出更大貢獻,公司本著為國爭光、迎難而上的精神,大膽向冶金部請戰,承接了從西德引進成套設備的武鋼一米七軋機工程(“0七工程”)連鑄車間。雖然比其他施工單位晚一年進場,但5000余施工人員“零點起步”,上下一心大打“爭氣”仗,艱苦奮斗2年多,圓滿完成了工程建設任務,土建和安裝工程都被評為優良,其中,液壓系統被“0七”指揮部評為“樣板工程”。公司因此被命名為“大慶式企業”。

載譽三大銅基地

從上世紀70年代末承建國內第一個引進的江西貴溪冶煉廠,到90年代承建安徽銅陵金隆41萬噸銅冶煉工程,再到2005年承建山東陽谷祥光銅冶煉廠,中國十五冶充分展示了在冶煉工程建設領域特別是銅冶煉工程建設領域排頭兵的風采。

1978年5月,公司承接了規模大、建設內容完整、技術難度高,從芬蘭、日本引進的大型現代化有色冶煉項目——貴溪冶煉廠。公司科學規劃,狠抓形象進度,實行經濟責任制,3800名職工日夜奮戰,只用20個月時間就建成了原定38個月工期的大型銅冶煉廠,獲全優樣板工程11個,全優工程27個,揚威江西銅基地。

上世紀90年代,公司進入銅陵市場,先后承建了銅陵有色金隆冶煉廠一期工程、金隆21萬噸技改工程、金隆35萬噸挖潛改造工程等30余項國家及省市級重點工程。在銅陵有色金隆冶煉廠工程建設期間,公司群策群力,集結力量,采取倒排工期,分段實施的超常規施工舉措,還提出“占滿時間,占滿空間”的施工口號,一干就是400多個日日夜夜,在短時間內建成了一座現代化冶煉廠。

2005年,在承建山東陽谷祥光銅冶煉工程時,公司確定了“高起點、高目標、高水平、高速度,出人才、出經驗、出業績、出效益”的“四高、四出”目標,內強管理,外塑形象,圓滿完成了當時為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雙閃”冶煉工藝的工程建設任務。

名揚華夏競風流

1990年承建的武漢陽邏電廠一期工程,為公司進軍能源市場開辟后續施工任務奠定了基礎。同年,公司還承接了湖北黃岡田鎮水泥廠,又為公司在建材行業擴展了一片新天地。1993年6月中標的廣深高速公路工程,揭開了公司進入高等級公路施工的序幕。這一時期,公司在建筑施工領域突破了地域界限,逐步面向全國,走向世界,全方位參與國內外建筑市場競爭。

新世紀以來,公司堅持以市場為龍頭,在冶煉、礦山、電力等行業的傳統優勢地位進一步鞏固,并充分發揮資質優勢,不斷拓展新的市場領域。公司通過持續改善工程管理,開展工程創優活動,不斷提升施工組織能力,獲得了8項魯班獎、100余項省部級及以上優質工程,大大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響力。

“一帶一路”亮名片

2000多年前,東起華夏,西及古羅馬的“古絲綢之路”,曾是連接我國與亞歐各國的貿易通道。兩千年后的今天,“新絲路”依舊生機勃勃,交流空前頻繁。站在中國與世界命運的新交匯點,中國十五冶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堅定前行,走向世界。

中國十五冶的海外之旅始于1958年。當時,中國十五冶奉命建設新中國最早的大型援外項目越南古定鉻鐵礦采選工程,打響了海外建設的第一仗。

1992年,巴基斯坦政府投資開發的第一個金屬礦山開采項目山達克銅礦正式動工興建,中國十五冶受命承建。該項目于1995年9月產出第一爐粗銅,結束了巴基斯坦無銅工業的歷史,得到了中巴各方的廣泛贊譽。

隨后,中國十五冶繼續在海外項目建設中屢屢建功。2000年,中國十五冶參與贊比亞謙比希銅礦建設,2003年7月該礦正式投產,為贊比亞中國經濟貿易合作區的起步奠定了基礎。

中國十五冶適時吹響了大舉向海外進軍的號角,并廣泛與各大企業集團接洽,利用多領域的施工資質,尋求優勢互補,海外項目開拓迅速開花結果,哈薩克斯坦電解鋁廠、沙特水泥廠、蘇丹水泥廠、埃塞俄比亞水泥廠、阿爾及利亞高速公路、安哥拉K.K.社會住房項目、緬甸達貢山鎳冶煉廠、博茨瓦納電廠、吉爾吉斯斯坦黃金選礦廠、俄羅斯鐵礦廠、白俄羅斯紙漿廠、哈銅巴夏庫銅選廠、厄瓜多爾米拉多銅礦等一大批項目建設合同紛至沓來,呈現出厚積薄發的良好態勢。

目前,中國十五冶已經在海外31個國家承接了300余億元的施工任務,足跡遍布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其中建成的贊比亞15萬噸粗銅冶煉廠、剛果(金)希圖魯銅礦、緬甸達貢山鎳礦、蒙古圖木爾廷——敖包鋅礦、剛果(金)SICOMINES銅鈷礦采選冶一期工程5項工程榮獲境外工程魯班獎。十五冶人以一份份響當當的成績單不斷刷新著國外對中國建筑鐵軍的認識。

鐵軍精神代代傳

65年春華秋實,曾經的艱辛與榮耀繽紛交錯,成就了濃墨重彩的十五冶發展史;65年崢嶸歲月,曾經的追求與探索波瀾壯闊,演繹著無數十五冶人的英雄本色。一代代十五冶人始終傳承“開得動、打得響、過得硬”的企業精神南征北戰,無往不勝;攻堅克難,奮斗不止,以鐵軍的擔當繪就了一副恢弘壯美的創業畫卷。

憶往昔,公司20世紀50年代初創時期,生產及生活條件極其艱苦,工人們吃干筍、住杉皮棚,施工中人拉肩扛,手工操作,但他們硬是憑著這股鐵軍精神,在芙蓉之國圓滿地完成了各項施工任務。

在武鋼連鑄車間的施工中,員工至始至終保持旺盛的干勁,工作不講時間,勞動不計報酬,“八小時內拼命干,八小時外做貢獻”,在該工程施工中打響了威名。

在貴溪冶煉廠大干時,員工幾乎沒有節假日,在雨水淹沒了公路,交通不暢的情況下,員工堅持徒步到工地上班。在氣溫高達40度的夏天,工人們每天堅持9—10個小時,奮斗在灼熱的設備上進行安裝,最后順利完成了我國最大的銅冶煉廠——貴溪冶煉廠的建設。

這種精神在新時代也得到了傳承,在號稱有“死亡之?!敝Q的新疆羅布泊,十五冶人戰風沙、斗嚴寒,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始終保持昂揚奮發的精神狀態,終于讓一座現代化的鉀肥生產基地巍然屹立。

在蒙古,由于該國物資匱乏,十五冶人拼湊散戶車輛,組成了一支浩浩蕩蕩的跨國運輸大隊,在沒有道路的條件下,在零下數十度的低溫里,以新時代的“愚公移山”精神,運回了施工材料,并苦干加巧干,圓滿完成了前國家主席胡錦濤“要把敖包鋅礦建成中蒙合作的典范工程”的囑托。

在緬甸達貢山,員工們戰天斗地,開山拓路,克服當地濕熱的天氣和簡陋的施工條件,以堅韌頑強的精神完成了工程建設,創造了建筑奇跡。

現在,在這股鐵軍精神的支撐下,建筑奇跡在全國各地、大洋彼岸不斷上演,帶領十五冶人鑄就了一座座時代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