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國力量造就“海上巨無霸”,“華龍一號”定義世界核電技術新高度,新絲路上的“萬能箱”貨通中歐,人工智能締造美好生活,中國智造“透視眼”為全球重大活動保駕護航……國慶69周年之際,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和北京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天涯共此時”一帶一路大型新聞行動第三季,歷時一個半月,圓滿完成了既定采訪任務,深度聚焦國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新舉措新作為。 從8月份起,來自國資委新聞中心、北京廣播電視臺和中國一帶一路網等多家新聞機構的50余名記者分西北、東南4條線路開展了“跨區域行進式”采訪,足跡遍歷青島、合肥、上海、泉州、深圳、廣州、西安、蘭州、西寧、張掖、烏魯木齊、霍爾果斯等地,深入“一帶一路”26個省份60余個國企項目,推出一大批優質的新聞報道,生動地展現了“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來,國有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創新工程不斷涌現,國之重器飛速崛起的巨大成就和嶄新風貌。 本次新聞行動中,國資委新聞中心作為聯合主辦方,高度重視、全力支持,開展全媒體傳播,與北京電視臺、北京時間等進行融合傳播,與中央企業媒體聯盟開展整合傳播,與中央、地方主流媒體開展聯動傳播,并首次派出報道團隊全程參與,在國資委網站設立“天涯共此時 一帶一路新國企”專題,在兩微一端開展“天涯共此時 小新走B&R”系列直播報道。 截至目前,國資委新聞中心累計推出融媒體報道59篇,涵蓋20余個項目,被主流媒體大量轉載,其中僅單個短視頻作品點擊量即達2000萬,獲贊79萬人次;北京廣播電視臺制作播出節目時長900余分鐘,受眾到達量約2億人次,提升了共建“一帶一路”熱度,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訪報道“一帶一路”央企建設者、反映“一帶一路”建設成就的同時,新聞中心報道聚焦新聞行動本身,采訪隨行記者在用鏡頭捕捉感動、用文字記錄輝煌的同時,對于“一帶一路”和“新國企”的所見所思所想,使報道不僅“有溫度”,而且“有態度”。主辦方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認真總結天涯共此時——“一帶一路”大型新聞行動前三季積累的經驗,發揚成績、彌補不足,繼續把新聞行動辦好,講好“一帶一路”中國企業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