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中國十五冶黨委舉辦理論學習中心組第二次專題讀書班,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公司黨委書記吳禮杰主持會議,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安全總監,本部機關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讀書班上,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分別領學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的相關章節內容并作了研討交流,總經理喻振賢進行了中心發言,就在公司前改革發展黨建工作中貫徹落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喻振賢指出:
一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著力解決市場瓶頸。中國經濟現已進入發展新常態,面對建筑行業新形勢,構建運行順暢的市場開發體系、提升自身市場開發能力,是公司當前和今后一定時期內要解決的重要課題。首先要充分發揮總部、二級單位(區域公司)和項目部三級組織機構市場開發的作用,做到三者各司其職、通力協作,形成一條開發線路,形成1+1+1>3的開發效果。其次要選好開拓市場的方式。激活現有市場開發體系的活力,圍繞是縱向進行區域深耕還是橫向不斷開拓新市場、是優勢領域的深耕還是其他行業的拓展、是重國內輕國外還是相互協同齊頭并進,要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因勢而動、順勢而為,上下共同努力,充分發揮團隊的智慧、企業的優勢和央企的優勢,突破市場瓶頸。再次要把提升自身硬實力作為市場開拓的保障。戰略和戰術都定好了,還要有良好的執行力,而執行的根本前提就是自身實力的提升。要建立完善的市場人員的人才庫,充分掌握企業現有的人員儲備情況,作為“人盡其才”的基礎準備工作。要建立有效的業績認定原則,做到獎罰有度,充分調動人員的積極性。要加強大商務培訓體系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強化對市場人員培養的重視程度,鍛造一支屬于公司自己的優質市場隊伍。同時,在基層的營銷網絡織好以后,需要進一步強化高端對接的能力。
二是要強化合規經營,防范各類經營風險。面對錯綜復雜的市場環境和嚴峻的風控形勢,國內項目風險日益凸現,國外項目風險在進一步累積。要保持高度警惕,若不及時處置,將面對不可估量的嚴重損失。要始終堅持以主動合規思想統領全局、以主動合規意識貫穿始終、以主動合規目標指引方向,深入推進合規文化建設、優化管理架構、健全制度體系等,持續提升主動合規管理能力,形成“內控有制度、部門有制約、崗位有職責、操作有程序、過程有監督、風險有監測、工作有評價、責任有追究”的良好工作格局。對于吃不準、看不清、無法決策的事項,要提出建議方案及時請示上級尋求支持。要通過塑造主動合規文化,引領合規經營管理,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三是要注重發展動力,保證企業持續發展。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和可持續性。市場競爭、國際競爭新優勢也越來越體現在創新能力上。作為一個有著近70年歷史的老國有企業,要著力解決動力問題。其一要通過國有企業深化改革三年行動,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持續改進管理制度和業務流程,深入推行契約化和任期制管理,進一步完善市場化用工機制,加大管理干部選用和退出力度,完善工資績效聯動、項目經營業績考核兌現等激勵與約束機制,進一步激發公司發展的內生動力。其二加強對集團公司建筑工程板塊“十四五”規劃的學習理解,落實好集團公司賦予十五冶工程板塊的“123”戰略(“做強工程”、“兩條主線”、“三種能力”),積極踐行國家“雙循環”發展戰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圍繞“立足有色,跳出有色”、“鞏固海外,拓展國內”來實現高質量發展。其三是要加強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工法的研發與應用,培育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是要加快人才培養,確保企業穩定發展。要注重人才的選用。企業間的競爭實質上是人與人的競爭,其中的核心和重點就是看誰更能有效地激發人的積極性、創造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人才的競爭力。公司人才工作會議已經對人才強企做出了全面部署,要對標國內外先進企業,全面落實人才強企戰略,要分解細化、加速推動、全面實施。要進一步拓寬選人用人的渠道。在加大內部人才選拔培養力度、盤活內部資源的同時,加大面向社會人才招攬的力度,人力資源部門,以及各部門負責人,要主動對接市場,不斷擴大“朋友圈”,建立外部目標人才庫。用好人才政策,既要敢招、敢用,也敢辭、善辭。要嚴格把握選人用人的標準。在總部部門負責人、二級單位負責人等關鍵性崗位人才,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選用上,要解決能力和素質問題,一定要堅持標準、嚴格把關,要動態調整,不能搞低水平的內循環、無奈的降格以求。要夯實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礎。三項制度改革中“三能”建設關鍵是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特別是破解“下”和“出”的難題。各級領導要保持定力、堅定信心,各相關部門要做實崗位評價、人才評價、業績考核、職級管理等基礎性管理工作,通過真正建立“三能”常態化機制化,推動“三能”落到實處、見到實效。要加強人力資源隊伍的自身建設。公司人力資源系統要要秉持“支持企業戰略、幫助員工成長”的宗旨,強化市場意識,提高專業性,增進對人才市場競爭理念、規律、動態、工具,以及相關政策的深刻認識和把握;與此同時,還要加深對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工作的理解,加強專業鍛煉、實踐歷練,胸懷企業、開拓視野,做到把人選好、選好人。要強化人才激勵機制。在高層次人才引進、留住問題上,薪酬激勵是難點,既要考慮薪酬總量,包括調控政策、支付能力問題,還要考慮橫向與縱向的內部平衡問題。一方面薪酬管理工作的開展必須遵循市場規律。要根據企業戰略需要和發展階段,通過薪酬和業績雙對標,確定企業在人才市場的薪酬競爭策略。我們是有著國家隊定位的央企,但目前仍處于爬坡過坎階段,薪酬標準的確定不能給“零點值”,也確實很難給出“頂點值”,可以采取“總體跟隨”策略(比如50分位值),在關鍵崗位、稀缺人才的薪酬標準問題上,應該有“不排除局部領跑”的意識和魄力。如果連“跟隨策略”都談不上,不但延攬不到業內最頂尖人才,就連稍好些卻并不稀缺的人才都延攬不到。另一方面要依法合規。薪酬調控政策很嚴,“紅線”不能踩,不能硬來、蠻干,但要基于自身實際,千方百計爭取,放下身段、走出去,靠良好的溝通匯報機制,把市場導向與國資監管要求有機結合起來,同時,要把握機遇,一旦有機會快跑絕不“踱方步”,把政策用好用足。
在如何帶頭學好用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上,喻振賢強調:一是要把握定位,志存高遠。要切實擔負起新時代集團公司賦予我們的職責,發揮服務集團戰略的重要力量,成為集團公司“資源報國”的重要支持力量,同時,也要結合公司特點,發揮優勢,做強做優做出特色,真正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國際化工程公司,真正成為國家在經濟領域參與市場競爭的國家隊、主力軍,這是我們應有的“初心”與“使命”。二要強化戰略引領,做到腳踏實地。崇高的職責使命要通過務實的戰略來體現、通過系統的規劃去實施。戰略是方向、是目標、是路徑,也是資源配置、體制機制安排的總綱領。2021年公司在集團“1+4”發展戰略的指引下,編制了公司“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公司發展的方向和重點任務,這個戰略很好。過去的一年,公司改革發展黨建工作也都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在戰略與規劃的分解、落地方面,工作推進力度不夠。一是部分配套的職能子戰略、業務子戰略和二級單位的子戰略規劃不夠實,與公司總體戰略、規劃街接性不強,有的二級單位對自身在公司范圍內、業務板塊內的定位還不夠清晰,務必進行完善,讓各子規劃更具體、更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二是部分重點任務缺少時間表、路線圖。集團公司去年提出的“業務板塊化、板塊平臺化、平臺資本化”的思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性舉措,務必對各業務板塊的發展進行統籌優化,實現內部資源整合,進而推動公司在管控體制上、在戰略協同上、在資源配置上、在專業化運營上邁上一個大臺階。只爭朝夕的時間已經過去一年,規劃實施的具體計劃,包括業務布局規劃調整、組織架構調整未見成果,務必盡早安排行動。三是隨著環境的快速變化,規劃落實還需要強化,規劃的滾動調整機制,規劃與考核的銜接,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初心”和“使命”沒有戰略規劃保證一定是空的,有規劃不落地也沒用。在推動公司規劃的落實上,公司上下既要志存高遠,又要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