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30日,對外公司印尼華越項目主體工程殘積礦短流程所有單機試車成功,工藝流程達到水電氣三通條件,滿足業主投料試運行需求。
據悉,殘積礦短流程涵蓋105殘積礦原礦倉、106殘積礦皮帶廊及轉運站、107殘積礦磨礦車間、201原礦漿儲存及處理、202高壓酸浸給料礦漿濃縮、225雨水泵房及回收水池等共計8個子項。項目部為完成“8.30”殘積礦短流程聯動試車工期目標,先后投入土建、機裝、管道、電氣等十幾個作業班組,在緊繃疫情防控之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合理分工、科學配置、統籌管理、高效運行,探索出一套符合項目當前形勢、貼近地區實際、發揮主體優勢的管理思路和措施。
項目部堅持問題導向,優化組織結構,通過簽訂施工進度分工管理責任狀、制定詳細工作計劃、嚴格實施考核機制,將管理責任充分落實到各工程技術崗位,明確各一線技術員、生產班組在各工程子項的工作任務與工期目標,充分調動了項目全體人員的生產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大大提高了項目大干期間的管理質量與功效。
項目領導身先士卒、靠前指揮,管理人員不畏酷暑、不顧泥濘,刻苦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加班加點奮戰在生產一線,積極協調資源配置,合理優化施工工藝,嚴格控制質量、進度、安全等施工要素。在項目管理人員中涌現出了一批以趙志強、黃勝豪、喻快、蔣連武等為代表的青年先鋒,他們不辭勞苦、廢寢忘食,堅守一線、忘我工作,充分體現了新一代十五冶人的敬業與奉獻,責任和擔當。
華越項目主體工程殘積礦短流程的全面貫通和單機試車成功,既達到了業主制定的工期目標,受到業主一致好評,同時也標志著華越項目安裝作業進入決勝收尾階段,為項目年底實現全面投產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為短流程貫通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