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有色新聞
中國十五冶作為中國有色集團國際工程施工方陣的一支尖兵,從白俄羅斯戈梅利州起跑,在中白工業園基建中全速超車,大展風采,讓中國工程、中國速度、中國質量呈現在廣闊的東歐平原上,為“一帶一路”倡議賦予了全新的內涵。

成立于1953年的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十五冶”),已經走過66年的滄桑路程,在中國有色冶金建筑領域筑就無數豐碑,多次斬獲“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建筑業先進施工企業”、“中國建筑業企業競爭力百強企業”等殊榮。近年來,中國十五冶秉承中國有色集團“走出去”的先發優勢,在哈薩克斯坦、贊比亞、剛果(金)、阿爾及利亞、緬甸、蒙古、俄羅斯等30多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了一大批工業建筑和民生工程,累計獲得6項“中國建設工程境外魯班獎”。
2012年,十五冶團隊初到白俄羅斯。從那時至今,他們起步于戈梅利小城,加速于明斯克的中白工業園,在東歐的橋頭堡白俄羅斯留下了紙漿廠、援建保障房、中白工業園園區辦公樓、馬茲濰柴基地廠房等一座座經典工程,在風云變幻的國際建筑市場中頻頻超越蛻變,鍛造了強大的施工和市場開拓能力,國際知名度和行業美譽度持續提升。
5月27日至30日,由工人日報、環球網、國資報告、中國有色金屬報、《中國有色金屬》雜志等媒體組成的采訪團來到十五冶七公司白俄羅斯項目部實地采訪。采訪團沿著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的發展脈絡,深入探尋了他們堅守職業初心,回報業主信任,在白俄羅斯搏擊市場的鐵軍足跡。
戈梅利州的從零起步
地處東歐平原的白俄羅斯是通向歐洲的樞紐支點和平臺,是連接歐亞經濟聯盟和歐盟兩大市場的橋頭堡,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中重要的沿線國家之一。近年來,中白兩國關系發展順利,高層交往頻繁,建立了相互信任、合作共贏的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特別在兩國領導人的關懷和推動下,中白經貿合作迅速發展,使絲綢之路經濟帶順利向西推進。
從首都明斯克驅車三個小時,媒體采訪團到達戈梅利州小城斯韋特洛戈爾斯克市(俄語意思為“光明之城”)。2012年初,十五冶一批年輕的小伙子初次踏上白俄羅斯這片廣袤的熱土。他們滿懷熱情與責任,把沉甸甸的壓力付諸為行動,升華為使命,攜手中工國際,以借船出海的模式合作承建了第一個答卷工程——白俄羅斯紙漿廠項目。
項目部翻譯王永才帶著記者來到光明之城花園路15號,這是一座普通的俄式民房,也是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的最初所在地。巧合的是,民房門牌號是15號,與十五冶的番號相同,項目部由此起步,在這里打開了一條開疆拓土的“光明之路”。
2012年8月,戰幕悄然拉開。十五冶承建了紙漿廠土石方工程和臨時設施,面對全新的市場、標準、環境和模式,他們沒有半點懈怠,積極學習適應,經過一年多披星戴月的奮戰,項目部圓滿交付工程,通過了業主的“首次面試”。

十五冶承建的戈梅利州斯韋特洛戈爾斯克紙漿廠一角
之后,項目部相繼完成了紙漿廠的成品庫工程、主體三五七標段項目的補充工程,無論是工程進度還是施工質量,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均在同類施工企業中排名前列,其精湛的施工水平和善打硬仗的精神,贏得了業主的高度贊譽。
成功承建紙漿廠項目,為十五冶搶灘登陸白俄羅斯建筑市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十五冶承建的白俄吉利汽車公司辦公樓
媒體采訪團驅車前往吉利汽車在白俄羅斯的合資公司——白俄吉汽車公司。這是該國第一家轎車乘用車制造廠,由中信建設總承包,十五冶承建了白俄吉汽車公司辦公樓、食堂、賓館、停車場、試車跑道等工程,2015年7月項目開工,2016年7月15日交付業主。進入生產現場,靈巧的機器人正在焊接車身,U型的流水線上,當地員工正在組裝發動機、變速箱,平均每4分鐘就有一輛SUV開下生產線,前往試車跑道試車。

十五冶承建的商務部援建戈梅利保障房一期
根據中白兩國政府之間的技術經濟援助計劃,中國政府援建了白俄羅斯一批保障房。中國十五冶經過嚴格的競標,總承包了戈梅利州4個城市的12棟保障房項目,總面積36800平方米。如今一期均如期交工,二期剩余最后一棟正在建設中。
在光明之城第12號保障房前,懸掛著“中國援建”的中文標志。項目副經理官承波向記者介紹說,保障房為當地低收入人群、殘疾人群、孤兒提供了安居的住所。這批保障房采用白俄羅斯標準設計,一期均為裝配式建筑。為了盡快適應國外裝配式建筑的標準和施工規范,項目部悉心研究新工法、新工藝,想出思路“答題”,找出辦法“解題”,拿出措施“破題”,通過全面消化、融會貫通,逐步走上了裝配式建筑的制高點。
中白工業園的全速超車
“巨石”中白工業園坐落于明斯克機場附近,是中國企業在全球范圍參與建設的最大的海外工業園區,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標志性項目。2015年5月12日,習近平主席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中白工業園項目現場視察時,表示要將其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明珠和雙方互利合作的典范”。

十五冶承建的中白工業園M2辦公樓,該項目獲境外工程魯班獎
工業園建設于2015年進入高峰期,目前一期8.5平方公里的基礎建設已經完成,共有8個國家的44家企業入園,涵蓋工程機械、電子、信息、新材料等9大行業,預計2021年全部開發完成之后,將容納80家入園企業。
寬敞筆直的北京大道、明斯克大道延伸向遠方,路燈桿上的中白兩國國旗在藍天白云之下格外醒目。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全力參與了中白工業園的基礎建設,承建了60%以上的基建工程。漫步園區,隨處可見十五冶打造的一張張“閃亮名片”:
——M2辦公樓是中白工業園的地標,高33.12米,總面積14500平方米,于2016年5月開工,2017年12月竣工。2018年7月,該項目獲得白俄羅斯建筑和建設部頒發的“白俄羅斯杰出工程獎”,總包方中工國際和承建方十五冶共同成為該國近三年來首家獲得此項榮譽的外國企業。同年,喜訊從中國傳來,該項目同時榮獲2018年度“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部優工程”和“中國建設工程境外工程魯班獎”。

馬茲濰柴項目全景
——走進十五冶承建的馬茲濰柴廠房內,年產2萬臺發動機組裝線上,六缸增壓柴油機正在檢測下線,這是習近平主席與盧卡申科總統共同見證下簽署的項目。項目于2018年4月開工,當年11月18日實現了試生產,僅僅用七個半月的時間,在白俄羅斯創造了一座工程奇跡。當地媒體評價說,白俄羅斯企業如果建造這樣一座現代化工廠,最少需要5年時間。

十五冶正在施工的中聯重科明斯克生產基地項目
——在緯四路和北京大道交叉口北側,十五冶承建的中聯重科白俄羅斯生產基地正處于緊鑼密鼓施工中,高高飄揚的中國有色集團司旗之下是項目部簡易的工棚,作業車輛駛過,工棚地板隆隆震動,不遠處,已建成的辦公樓正在裝修,20余米高的廠房鋼結構形成了一片鋼鐵森林。2018年5月8日,中聯重科項目開工,十五冶人正在這里晝夜兼程,確保今年年底交付竣工。

正在施工的中白工業園科技成果轉化合作中心
——2018年12月18日,十五冶總承包的中國政府技術經濟援助項目中白工業園科技成果轉化合作中心正式開工,中國駐白俄羅斯特命全權大使崔啟明以及白俄羅斯相關部門、工業園中白管理團隊共同出席了開工典禮。在建設現場,鋼筋林立,塔吊旋轉,建設者們正在這里澆筑混凝土,按照進度,6月30日之前要確保出正負零,將于2019年12月17日竣工。
十五冶以中白工業園為加速的跑道,實現全速超車,在工業園內,除了上述已交工和正在建設的項目之外,十五冶還相繼承建了道路、營地、廣場以及大部分標準廠房建設項目。
用品質贏得各方贊譽

中工國際副總經理兼中白工業園合資公司總經理李海欣高度評價了十五冶管理團隊
中工國際副總經理、中白工業園合資公司總經理李海欣高度評價了十五冶的管理團隊:“把項目交給十五冶,很放心。從2015年開始,十五冶承建了工業園的一系列工程,他們干活踏實,細心負責,從不挑肥揀瘦,體現了中國速度和中國質量,為園區內其他的中國施工企業起到了模范表率作用,我們向中國商務部和白方遞交優秀施工企業名單時,每次都少不了十五冶。”

馬茲濰柴合資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海華點贊十五冶團隊的實干作風
為什么選擇十五冶?馬茲濰柴合資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海華的回答是:“實干!”他介紹說,馬茲濰柴項目2017年12月底確定下來,不到一年時間就要交工,面對緊迫的任務,十五冶人沒有說太多的豪言壯語,只是說“放心,沒問題”,最終結果證明,十五冶不負重托,保質保工期完成了施工任務。
胡海華清晰地記得,2018年11月臨近交工期時,十五冶突擊隊的旗幟插在風雪交加的工地上,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在拼搏、在戰斗。令他感動的是,十五冶人為了節約時間,把飯送到項目現場,在寒冷的天氣中,200多名建設者蹲在路邊吃飯,經常加班加到凌晨兩三點,大家都無怨無悔、爭分奪秒地趕進度。
“感謝中國有色集團一直以來對濰柴發展的大力支持。中國有色集團旗下十五冶在馬茲濰柴項目建設過程中,以工地為家,一天當兩天半用,與馬茲濰柴項目組密切配合,高效協作,確保了項目高質量、高效率推進,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有色集團艱苦創業、志存高遠、敢闖敢拼、永不停步的精神風貌和無畏氣魄。”2018年11月18日,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向中國有色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彤宙發來感謝信。

白俄吉汽車廠生產總經理程文安(中)表示,十五冶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在白俄吉汽車廠,生產總經理程文安熱情接待了媒體采訪團,他介紹說:“十五冶是我們很好的合作伙伴,他們承建了白俄吉汽車廠的辦公樓、宿舍、食堂、試車跑道等項目,2015年8月開始動工,冬季天寒地凍,無法戶外施工,他們就趕超室內施工進度,用熱風炮加溫、用棉氈覆蓋保養。我對十五冶的施工速度和質量給予充分肯定。”

戈梅利州基建局局長耶林娜表示,十五冶是基建局的好朋友、好伙伴
5月30日,媒體采訪團在戈梅利州基建局采訪了局長耶林娜和副局長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耶林娜局長說,在保障房項目上,基建局與十五冶合作好幾年了,彼此成為非常好的朋友,會面比親戚還頻繁。十五冶作為總包方,在建設過程中組織了各個工地之間勞動競賽,加快了進度,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工程。“我們也將通過州工會、州辦公廳來宣傳這種勞動競賽,相信在未來的三期保障房項目上雙方也會合作得非常好。”她說。
別樣的奮斗風景線
飲水一杯何擇地,此心安處是吾鄉。七年高速奔馳,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在這里揮灑青春汗水,飽嘗酸甜苦辣,踏出開疆拓土的砥礪步伐,彰顯了新時期建設鐵軍的磅礴雄風。那高聳入云的白樺林,見證了多少感人故事?“開得動、打得響、過得硬”的鮮紅標語,詮釋出一種什么樣的奮斗姿態?
白天,施工現場人聲鼎沸,車來車往;夜色已深,位于工業園區的建設者村里,仍然透出加班加點討論施工方案的燈光。
十五冶市場開發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白俄羅斯項目部原經理龔志凱扎根此地7年,期間只回中國過了一次春節,當記者問他孩子多大時,他先是說12歲,轉瞬一拍腦門糾正說:“不對不對,15歲了。”哈哈一笑的背后,是一種拋家舍業的忘我付出和思念親人的假裝堅強。
項目部副經理官承波負責保障房項目期間,每天奔波于四個小城之間,一年多的時間一臺汽車開了10萬公里,平均每天200公里。
項目部總工諶曉冬女兒出生時他不在身邊,回國第一次見到女兒時,孩子已經九個月大了,匆匆接觸幾天,又離她而去,采訪他時,他眼圈泛紅地說:“前幾天我在視頻中看到一歲多的女兒會走路了……”
2018年9月,在馬茲濰柴項目進入白熱化施工期時,為了安裝2700米長的消防管道,項目生產經理常德元組織了9個人的突擊隊,連續半個月每天晚上7點干至凌晨3點,高度不夠,他們就在升降機平臺上綁上腳手架,爭分奪秒搶進度,確保了2018年11月18日正式竣工投產。
阮四毛是負責鋼結構的項目生產經理,為了與設計方、監理方統一施工標準,文化程度不高的他硬是一點一點吃透了當地的俄文施工標準。
工程部工長王新林一家三代在都在十五冶,對企業有著濃厚的感情。2012年冬季在紙漿廠施工期間,大雪紛飛,氣溫降至零下30度,一句俄語不懂的王新林穿著雨衣,踏著積雪獨自步行幾公里去附近尋租推土機推雪,硬是靠著他真誠的表情和肢體動作,聯系到了推土機完成作業。
物資部部長李甲于2019年1月20日獲評中國有色集團“中色海外杰出貢獻獎”。他回憶說,在工業園M2辦公樓建設過程中,急缺一種消防設備,在當地采購需要一個月的備貨期,由于時間緊迫,項目部連夜派車去俄羅斯購買。他的同事介紹說,李甲主動擔負起物資清關工作,利用空閑時間自學俄語,在部門推廣俄語采購臺賬,積累原始俄語資料,現在他自己能用俄語與當地人員進行簡單的溝通交流,大家戲稱他是“水貨翻譯”。
項目部經理、黨支部書記陳育波是十五冶白俄羅斯團隊中“工齡”最短的,2019年3月底他來白俄羅斯任職。他深有感觸地說:“團隊老中青相結合,在七年的奮戰中,體現了中國速度、中國質量,彰顯了十五冶的優質服務和履約能力。這些優勢從哪里來?都是大家一點一點干出來的!”
時間是品質最好的見證,也把這批曾經的白皙青年變成了黝黑大叔。“每次聽十五冶職代會報告中對白俄羅斯項目部的肯定,大家都感覺這一年沒白干,有中國有色集團和十五冶的支持和認可,大家干事有底氣、有信心!”這是項目部團隊的一致表態。
鍛造中外團隊

項目部的中外管理團隊(部分)
項目部簡易的會議室里,掛滿了中國有色集團、十五冶、中白工業園管委會頒發的“優秀班組”、“先進集體”、“優秀黨支部”、“杰出工程獎”等榮譽牌匾;正面墻上,“一個支部一座保壘”、“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的黨建宣傳欄上,張貼著支部創建目標、黨員承諾、星級支部創建方案。
“七年磨一劍”。從起初的分包承建,到2015年取得白俄羅斯一級總承包施工資質證書,再到注冊成立十五冶白俄羅斯建筑貿易有限公司,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也逐漸實現了從分包到總承包的華麗轉型,打開了多維度的發展之門。這條轉型升級之路,靠的是黨員干部的犧牲奉獻,靠的是“開得動、打得響、過得硬”的樸素實踐,靠的是“一人多崗、一崗多責”的擔當精神。

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員工舉旗列隊前往施工現場,成為當地一道風景
每周五早晨,項目部幾百名施工人員在中白工業園的主路上舉旗列隊步行上班,往來車輛見此陣容,用鳴笛聲向他們表達濃濃的敬意。項目部把勞務人員回歸職工化管理,以長期共成長的心態,去理解職工的需求,悉心培養發展職工,得到全體勞務人員的積極回應,因此,在多個項目同時開花的模式下,團隊既能形成合力,又能逐點突擊,得以圓滿完成各項任務。
在海外項目中,屬地化管理是“扎下根”必不可少的一個管理環節。項目部現有中方管理人員48人,白俄羅斯籍管理人員27人,中白管理團隊互相學習融合,各取所長,各盡其能。項目部把親情化管理延伸至外籍員工,在飲食住宿上給予關照,在生日時送上蛋糕和小禮品,在工作中充分聽取和尊重外籍員工的意見,使他們同中方員工一道,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克服各種困難,不斷推進工程向前發展。
財務部員工張海燕留學于白俄羅斯國立大學,也是媒體采訪團的翻譯之一,在她流利的俄語翻譯下,媒體采訪團與部分白方員工進行了交流座談。
達利亞是負責人事工作的白籍員工,她說,這幾年和中國同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中國的中秋節時,可以吃到項目部送來的月餅,在她生病的時候,人事部曹宏亮還給她特意送去了藥。
娜塔莎是財務部的會計,她認為,中白兩國人民文化不同,但在一起工作交流很順暢,通過在這里工作,她了解到了中國文化,也看到了中國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實際付出和扎實作為。
6月3日,龔志凱奉命回國赴十五冶市場開發部任職,離開朝夕相處的團隊,他內心萬種不舍,離開機場時,他發了一條朋友圈:潛心七年磨銳鋒,千山萬水從頭越。別了,白俄羅斯!祝福仍在奮斗的兄弟姐妹!

媒體采訪團在項目部駐地前合影
路向遠方延伸
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走過最初“風險大、利潤低、責任重、發展難”的一道道坎,依靠“開得動、過得硬、打得響”的鐵軍精神,七年來業績呈幾何倍數增長,逐步得到了各方業主的認可,使十五冶在白俄羅斯建筑市場名聲鵲起,這,就是對中國有色集團、對十五冶總部的最好答卷。
“經過7年時間的深耕細作,十五冶白俄羅斯項目部成功實現了從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華麗轉變,”十五冶黨委書記覃荊文說,十五冶白俄羅斯團隊以現場保市場,以一個項目點帶出了一片項目,形成了項目集群發展的良好工作局面,項目管控能力、履約能力、市場開發能力和商務公關能力不斷提升,與中白兩國業主方形成了良好的互信合作。
十五冶總經理喻振賢表示,從分包開始,到如今分包、總包、援外項目三種工程模式齊頭并進,十五冶已成功進入白俄羅斯施工企業的“第一梯隊”。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走在工業園和十五冶承建項目上,當地人見到我們都十分友好地用中文問好,在一座座建筑豐碑背后,透露著民之相交,心之相親。
按照中國有色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王彤宙提出的“三業協同、兩輪驅動、全面變革”的新發展戰略(即“321”戰略),未來,十五冶將在中國有色集團優先發展國際業務以及做大工程的戰略引領下,搶抓白俄羅斯經濟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對接的歷史機遇,逐步將業務和項目覆蓋白俄羅斯全境和獨聯體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持續為所在國呈現中國工程、中國速度、中國質量帶來的生機和活力,共同匯聚起滿滿的信心和期待。

位于武漢的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