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安靜雅致的共享休閑吧、寬敞明亮的共享辦公區以及分布在不同展區的節能環保的新型產業……走進山西建投·“雙創”基地(以下簡稱“雙創”基地),筆者見證了產創融合的發展成果,感受到了濃厚的創業氛圍和“雙創”活力。“雙創”基地的發展理念、運行模式及獨特優勢,無不彰顯出企業領導者的廣闊視野和敢為人先的探索精神,為新時代下傳統建筑業企業轉型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創意與新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把握好經濟轉型帶來的戰略機遇期,加快企業轉型發展,是每一個傳統企業發展的新命題。轉型升級既是未來市場競爭的客觀要求,也是企業發展到新階段的內在要求。
在企業面臨怎么轉、如何轉的形勢下,由山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西建投集團”)打造、山西建投安裝集團運營管理的“雙創”基地啟動,成為山西省首個建筑業全產業鏈“產創融合、創新創業”平臺,受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充分肯定,并稱其“激活了建筑業發展新動能”。該基地的發展對新常態背景下正在探索轉型發展的企業提供了經驗借鑒,也為行業轉型升級發展起到協同和整合作用。
持續創新 彰顯獨特優勢
“雙創”基地的構建與發展是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戰略、深入推進山西省“建設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示范區、打造能源革命排頭兵、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戰略目標的重要實踐,也是山西建投集團立足轉型升級發展、推進創新創業的前沿陣地,更是其深耕創新創業思維的重要舉措。“雙創”基地自啟動運營以來,圍繞建筑產業鏈,聚焦智慧綠色建筑、清潔供熱、分布式能源、海綿城市、城鄉環衛一體化五大領域進行產創融合、創新創業,致力于打造創新人才聚集、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聚集的創新基地,彰顯獨特優勢。
在技能人才建設方面,基地依托重點工程和重大科研項目,通過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創新工作室”等形式培養創新人才、科技人才等。通過明確目標、責任分解、全員互動、考核激勵的方式,發揮技術骨干的引領作用,激發技術攻關團隊創新創造活力和潛能,以技術發展的新突破實現企業轉型的新發展。
在技術合作模式方面,加強企業與科研單位,企業與企業的跨行業、跨專業技術合作,促進技術與資本、技術與產業的高效融合,走出一條素質提升、創新驅動、培育轉型發展動能的新路。同時,還積極探索將硬實力融入文化軟實力,堅持用“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創新文化激發創新精神,推動創新實踐。重點關注基層創新平臺搭建和群眾性創新活動的開展,營造大眾創新良好氛圍,激發全員創新熱情,促進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
在產業鏈融合方面,充分發揮“基地+金融”、“產業+創業”的聯動作用,注重知識產權,強化內部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推動外部創業資源與集團內部產業資源的對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并建立健全重大經濟活動知識產權審查評議制度,在重大產業規劃、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高端人才引進計劃、重大經濟和科技項目等活動中開展知識產權評議,規避知識產權風險,為各類創新主體明確研發方向、確定技術路線提供導航服務,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助推創新型企業快速成長
創新創業的實質是創造價值,并不只是簡單的從無到有,更不是簡單的資本游戲。“雙創”基地的構建與發展,激發了地區創新創業熱情,既可通過企業內部進行創新創業推動產業發展,又能通過吸引外部企業入駐開展創新創業推動產業發展。在促進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為創新型企業的快速成長添油助力。
“雙創”基地全產業鏈模式的構建與發展適應了既有建筑產業的廣闊市場空間,確保通過全產業鏈戰略體系的實施有效拓展既有建筑產業的各個細分市場。同時,依靠“雙創”資源集聚區、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等不同載體要素投入,有效集成企業、科研院所和金融、知識產權服務以及社會組織等力量,有機銜接、有序推進,從而加快推動創新型企業成長壯大,為培育發展新動能提供支撐,全面形成理念更深入、資源更豐富、主體更多元、成效更顯著的融合發展新圖景。
除此之外,“雙創”基地以建筑業全產業鏈和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為載體,以“產創融合”為核心理念,依托企業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國家級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設計研究中心、創新工作室等專業技術創新力量,通過對現有產業的核心技術、專利和內外部資源進行集成、優化、融合與創新,為建筑產業鏈相關方提供全方位信息咨詢服務、創業創新支持,帶動初創企業圍繞建筑產業鏈找準定位、精準發力,實現產業和創新創業融合發展。
更為重要的是,“雙創”基地不僅為創新型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創業支持等服務,還提供投資融資指導,并引進多家融資擔保機構、信用增進機構,靈活解決基地內不同階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有效幫助創新型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環保與經濟實現共贏
“雙創”基地依托雄厚的產業實力和技術基礎,通過創新創業,實現產業和技術的高效延伸,在智慧綠色建筑、城市清潔供熱、分布式能源等五大領域孵化出一批節能環保、高效靈活的現代化新型公司,實現了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的轉變。其中,太(原)古(交)供熱熱源工程——興能電廠供熱首站項目,運用“低位能分級加熱技術”回收電廠余熱,向太原市、古交市、西山煤電古交礦區提供熱源,供熱面積達7600萬平方米,覆蓋了太原市供熱面積的1/3。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教授說:“該項目開創了供熱史先河,具有極好的示范作用。”
在分布式能源方面的發力,是“雙創”基地創新創業的抓手之一。發展分布式能源是節能減排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一種重要方式。盡管目前分布式能源處于發展初期,但已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近年來,為鼓勵分布式能源發展,有關部門出臺了《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分布式能源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
山西建投集團致力于提供分布式能源解決方案和用能服務,變“黑色”發展為“綠色”發展。以打造分布式能源的“園區商業模式”為目標,以建筑產業現代化園區為依托,因地制宜、量體裁衣,綜合利用供給側能源條件及資源條件,實現綜合能源聯供,提供全生命周期一體化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利用在太陽能光伏、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等新能源發電領域的優勢,聚焦國家“能源供給多元化”發展方向,打造分布式能源產業,投資建設了一個又一個清潔能源項目,走出一條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之路。
創新永無止境。在新時代,傳統建筑業企業要實現轉型發展,必須不斷探索、創新,勇于實踐。“雙創”基地的構建與發展,正是山西建投集團多年來在轉型升級的道路上不斷思考、探索的重要成果。其對于發揮創新創業在發展新經濟、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發展新引擎中具有引領支撐的作用,也對新時期同類企業轉型具有良好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