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韩美亚洲精品一区,一区二区国产在线播放,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网站,久久久精品福利中文字幕 ,国产伦子沙发午睡系列,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婷婷,亚洲国产色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国产精品

首頁 > 新聞中心新聞中心

【圖說央企40年③】從白手起家到中國智造,看央企40年國之重器

    

輝煌四十年,奮進新時代,40年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同樣影響著世界。

上一期,從合資合作到一帶一路,40年圖說央企開放共贏。

今天,我們從一條輪胎講起,看央企國之重器。

1  第一條巨型無內胎工程輪胎實驗成功

▲我國第一條30.00-51巨型無內胎工程輪胎在風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原河南輪胎廠)實驗成功,填補了當時這一領域的技術空白。

時間:1978年12月

來源:中國化工

 

2  干出我們自己的爭氣片

▲1980年,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負責的安-24、伊爾-18、伊爾-62和波音707飛機的摩擦材料和剎車盤片先后研制成功,并全部一次試飛成功。國產剎車盤不僅替代了進口產品,而且性能優異,其中安-24飛機國產剎車盤的使用壽命比蘇制的長兩倍以上。

左圖:研究人員一起查看飛機剎車盤。

右圖:用自行研制摩擦材料制作的飛機剎車片盤副。

時間:1980年

來源:中國航發

 

3  中國首次潛艇導彈核試驗成功

▲1982年10月12日,潛地導彈發射成功,是我國核武器科技、潛艇、及導彈科技事業的重大成就,極大地增強了我國的國防實力。

時間:1982年10月

來源:中核集團、航天科技、航天科工

 

4  中國環流器一號順利啟動

▲中核集團所屬西南物理研究院受控熱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一號1984年9月21日順利啟動。1985年11月16日,中國環流器一號通過國家驗收。該裝置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建造的首個處于國際中等規模的托卡馬克裝置,是我國受控核聚變能源開發的里程碑。

時間:1984年9月

來源:中核集團

 

5  我國第一臺國產化大功率液壓前應采煤機

▲MG300-W采煤機是上海煤科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自主開發研制的我國第一臺大功率液壓前應采煤機,該機型是在消化吸收國外采煤機和我國多年研制采煤機的經驗基礎上設計出的,所有元部件全部實現國產化。

時間:1985年

來源:中國煤炭科工

 

6  三峽工程成功實現大江截流

▲1997年11月8日下午3時30分,隨著最后一車石料傾入江中,舉世矚目的三峽工程成功實現大江截流。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創造了截流流量每秒8480-11600立方米、水深60米,戧堤進占24小時拋投強度19.4萬立方米等多項世界紀錄。大江截流成功,標志著三峽工程一期工程順利完成,并轉入二期施工,是三峽工程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時間:1997年11月

來源:中國三峽集團

 

7  殲10首飛成功

▲1998年3月23日,中國第一種自主研制的第三代戰斗機殲10首飛成功,實現了我國航空工業研制能力從第二代到第三代的歷史性跨越。2003年該機交付部隊領先試用,開創了我國軍機研制史上的先河。

時間:1998年3月

來源:航空工業

 

8  神舟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

▲神舟一號飛船是我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飛船于1999年11月20日凌晨6點30分在酒泉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11月21日凌晨3點41分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地區的著陸場。圖為1999年11月24日,神舟一號飛船返回艙開艙。

時間:1999年11月

來源:航天科技

 

9  新型主戰坦克亮相國慶50周年閱兵

▲1999年10月1日,國慶50周年閱兵式上,備受關注的新型主戰坦克、重型反坦克導彈集中亮相,標志著我國自行研制新型坦克的作戰性能和整體水平走向世界一流,裝甲突擊、火力壓制、野戰防空、機動作戰及后勤保障能力取得長足進步,為遂行諸軍種聯合戰役和登陸作戰任務創造了條件。

時間:1999年10月

來源:兵器工業集團

 

10  中國首枚四級全固體運載火箭“開拓者一號”發射成功

▲2003年9月16日,中國首枚四級全固體運載火箭“開拓者一號”(KT-1)在山西省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進行發射試驗。KT-1的發射成功,為我國商業航天發射、快速進入空間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也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能把衛星快速送入太空的國家。圖為KT-1在航天科工總裝廠完成出廠前調試。

時間:2003年9月

來源:航天科工

 

11  神舟五號發射升空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時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將航天員楊利偉及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送入太空。神舟五號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時間:2003年10月

來源:航天科技

 

12  全球第一個TD-SCDMA商用終端的國際長途電話成功演示

▲2004年12月,全球第一個TD-SCDMA商用終端的國際長途電話成功演示。2000年5月,大唐電信集團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SCDMA被國際電聯確立為世界三大3G通信標準之一,實現了近百年來我國電信業在國際標準領域“零”的突破。

時間:2004年12月

來源:中國信科

 

13  我國第一座商用重水堆核電站竣工

▲2005年9月22日,我國第一座商用重水堆核電站——秦山三期(重水堆)核電站工程通過國家竣工驗收,推動了我國核電發展和大型引進工程的規范化管理能力的提升。

時間:2005年9月

來源:國家電投

 

14  寶鋼高等級汽車板技術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寶鋼高等級汽車板品種、生產及使用技術的研究》榮獲200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隨著不斷發展,寶鋼成為世界上唯一能夠同時批量生產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先進高強鋼的鋼鐵企業,實現了超高強鋼產品在世界范圍內的領先地位。

時間:2006年

來源:中國寶武

 

15  青藏鐵路建成通車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建成通車,全長1956公里,全線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最高處的唐古拉山口5072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鐵路。青藏鐵路建設中克服了千里凍土、高寒缺氧等世界難題,同時保護了脆弱的生態環境,創造了鐵路運輸史上的多項紀錄。

時間:2006年7月

地點:中國中鐵

 

16  中國首架自主知識產權新支線飛機總裝下線

▲2007年12月21日,中國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支線飛機ARJ21-700在上海飛機制造廠總裝下線。這標志著我國重大自主創新工程ARJ21飛機的研制工作全面完成,中國飛機正式躋身世界民用客機行列。

時間:2007年12月

來源:中國商飛

 

17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于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988毫秒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載人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射升空。神舟七號上載有三名宇航員,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

時間:2008年9月

來源:航天科技

 

18  “東方紅”躋身最先進拖拉機行列

▲2010年9月28日,中國一拖生產的中國首臺動力換擋重型拖拉機——“東方紅”2704型號拖拉機駛下總裝線,標志著我國農業機械制造水平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時間:2010年9月

來源:國機集團

 

19  內蒙古杭東煤炭普查發現世界級鈾礦

▲中國煤炭地質總局中煤地質集團公司承攬的內蒙古杭東煤炭普查項目,通過“煤鈾兼探”獲得煤炭資源量146億噸,并發現世界級鈾礦,結束了我國無世界級鈾礦的歷史。

時間:2010年10月

來源:中煤地質總局

 

20  CRH380A在京滬高鐵運營試驗

▲CRH380A高速動車組于2010年8月在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竣工下線。2010年12月3日,CRH380A在京滬高鐵創造了486.1公里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時速。

時間:2010年12月

來源:中國中車

 

21  電力天路

▲2011年7月24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電力天路”青藏聯網工程國網公司的電力員工腳踏銀線,行走在昆侖之巔,建設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高原輸變電工程——藏中聯網工程。

時間:2011年7月

來源:國家電網

 

22  整裝待發的天宮一號

▲天宮一號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屬載人航天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時16分03秒發射,此后曾分別與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對接。圖為2011年9月20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器箭組合體垂直轉運至塔架。

時間:2011年9月

來源:航天科技

 

23  世界最大蒸汽管干燥機組出廠

▲2011年9月20日,世界最大規格、年產400萬噸的CTA/PTA蒸汽回轉干燥機組在南京順利出廠裝船。這一大型干燥機組從研發、設計到制造,全部由中國化工天華化工機械及自動化研究設計院自主完成,填補了該領域國內大型裝置關鍵設備的空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使石化產業的干燥設備采購成本降低50%。

時間:2011年9月

來源:中國化工

 

24  國內第一座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交付

▲“海洋石油981”是中國第一座六代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甲板面積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小,能夠滿足南海惡劣海況及國際主流海域作業需求,填補了我國在深水油氣開發裝備設計和建造領域的空白,標志著我國正式進軍深水海洋油氣開發。

時間:2011年12月

來源:中船集團

 

25  中國第一條8"硅片生產線、12"硅片中試生產線建成

▲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建成中國第一條8"硅片生產線、12"硅片中試生產線。圖為單晶與硅片。

時間:2012年3月

來源:有研集團

 

26  “蛟龍”號再創下潛世界紀錄

▲2012年6月27日,由中船重工第七〇二研究所牽頭自主研制的我國首臺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進行第五次深海下潛,深度達7062米,并完成多種深海作業,再次創造世界同類載人潛水器下潛紀錄,使我國深海科學考察能覆蓋全球99.8%海洋面積。

時間:2012年6月

來源:中船重工

 

27  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

▲2012年9月25日,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在中船重工大連造船廠正式交付海軍。遼寧艦入列以來,組織了遠海作戰運用演練等一系列綜合演練,已經初步形成了體系作戰能力。

時間:2012年9月

來源:中船重工

 

28  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在江蘇如東建成

▲龍源江蘇如東海上風電場位于江蘇省如東縣東部海域,總裝機容量48.2萬千瓦,總共安裝155臺風電機組,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海上風電場。

時間:2012年9月

來源:國家能源集團

 

29  中國自主研制專用武裝直升機首亮相

▲2012年11月,珠海航展期間,中國自主研制的第一種專用武裝直升機——直10首次公開亮相,并進行飛行表演。

時間:2012年11月

來源:航空工業

 

30  殲15艦載機在遼寧艦上成功起降

▲2012年11月22日,我國第一種重型艦載機殲15戰斗機首次成功在遼寧艦航母上完成起降飛行試驗。殲-15飛機是我國自行研制的重型艦載多用途戰斗機,可遂行制空、制海等作戰任務,具備遠程打擊和晝夜間作戰能力。艦載機著艦是世界公認的技術難度最大、安全風險最高的海上科目。

時間:2012年11月

地點:航空工業

 

31  運20首飛

▲2013年1月26日,中國自主研制的多用途大型運輸機運20首飛成功,該機是中國研制的最大飛機,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后第四個能夠研制大型運輸機的國家。

時間:2013年1月

來源:航空工業

 

32  “天鯨號”自航絞吸挖泥船

▲“天鯨號”是自航的絞吸式挖泥船,是中國吹沙填海的利器,裝機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三。以“天鯨號”為代表,中交集團擁有一支由800多艘各類型船舶組成的工程船隊,其中主力疏浚船舶100余艘,耙吸挖泥船總倉容量、絞吸挖泥船總裝機功率均排名世界第一,是世界最大的疏浚船隊。

時間:2013年8月

來源:中國交建

 

33  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成功軟著陸

▲嫦娥三號探測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送入太空,12月14日,成功軟著陸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著陸器巡視器分離,并陸續開展了“觀天、看地、測月”的科學探測和其它預定任務,這標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

時間:2013年12月

來源:航天科技

 

34  溪洛渡水電站、溪洛渡直流工程投產運行

▲溪洛渡水電站2014年6月30日全部投產運行,總裝機容量1386萬千瓦,總庫容126.7億立方米,水電站數字大壩系統開創了國內特高拱壩智能化建設的先河,代表了全球大壩智能化建設的最高水準。與溪洛渡水電站配套的溪洛渡直流工程于2014年6月25日投產運行,這是全球輸電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長的同塔雙回直流輸電工程,直流輸電總容量單回容量320萬千瓦,雙回共計640萬千瓦。

時間:2014年6月

來源:南方電網、中國三峽集團

 

35  8×8輪式裝甲車填補 我國陸軍裝甲裝備空白

▲2015年9月3日,8×8輪式裝甲戰車參加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1997年,根據我軍裝備需求,兵器工業集團開展了輪式車輛的研發工作,于2000年4月成功研制出我國第一臺8×8輪式裝甲戰車樣車,填補了我國陸軍裝甲裝備的空白。

時間:2015年9月

來源:兵器工業集團

 

36  海紅旗-9防空導彈

▲2015年9月3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制的海紅旗-9防空導彈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海紅旗-9防空導彈是人民海軍現階段兩種中遠程區域防空導彈之一,為水面艦隊提供完整的遠程防空保護。

時間:2015年9月

來源:航天科工

 

37  空警500實現裝備平臺國產化

▲空警500是在國產飛機平臺上利用先進數字陣列雷達技術構建的新一代中型、全天候、多傳感器空中預警和指揮控制飛機,向全世界定義了預警機發展的未來。研制過程中,高度重視掌握核心技術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元器件國產化規格比超過90%,雷達的核心信息平臺服務器100%實現國產化,完全實現了“中國芯”。

時間:2015年

來源:中國電科

 

38  哈電集團自主制造國產首臺30MW燃氣輪機

▲2015年12月26日,由哈電集團生產的國產首臺30MW級燃壓機組在中石油西部管道西三線煙墩站一次點火成功。這是由中國人自主研發、制造的首臺30MW級燃驅壓縮機組,標志著國產化大型裝備工業應用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實現了管道核心裝備——大型壓縮機組的新突破,改變了長期以來天然氣管道核心裝備完全依靠進口的現狀。

時間:2015年12月

來源:哈電集團

 

39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發射貨運飛船而全新研制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采用新型液體燃料。圖為2016年6月25日,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從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首次成功發射。

時間:2016年6月

來源:航天科技

 

40  中國“天眼”遙望太空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是世界第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被稱為“觀天巨眼”,信號接收面積相當于30個標準足球場,總計使用4450塊鏡片,總重量超過2000噸。

時間:2016年6月

來源:中國電科

 

41  重型火箭用直徑10米級鋁合金環件刷新世界紀錄

▲2016年8月,中鋁集團西南鋁公司成功研制出重型運載火箭用直徑10米級整體鋁合金環件,刷新了世界紀錄。10米級整體鋁合金環件是連接重型運載火箭貯箱的筒段、前后底與火箭的箱間段之間的關鍵結構件,是我國重型運載火箭研制的關鍵材料。

時間:2016年8月

來源:中鋁集團

 

42  反隱身雷達——洞察天空隱秘

▲“SKYWATCH天空守望者”系列四代遠程三坐標防空反導雷達和YLC-8B機動式預警相控陣雷達是對抗第四代隱形飛機的“殺手锏”,代表了國際遠程對空監視雷達的先進技術水平,確保我國設備在最復雜的戰場環境中依然能夠正常工作,發揮最大效能。

時間:2016年10月

來源:中國電科

 

43  我國首座百兆瓦太陽能發電實證基地并網發電

▲2016年10月,國家電投集團黃河公司建設的我國首座“百兆瓦太陽能光伏發電實證基地”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全面建成并運行,這是全球唯一一個規模最大、實驗設備最齊全、實驗方法最先進的太陽能發電綜合技術的戶外實證試驗基地。

時間:2016年10月

來源:國家電投

 

44  殲20首次現身珠海航展

▲2016年11月1日,殲20首次公開亮相珠海航展并進行飛行展示。2017年9月28日,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宣布殲20飛機列裝部隊,中國成為繼美國后第二個裝備先進隱身戰斗機的國家。

時間:2016年11月

來源:航空工業

 

45  全國首座三維數字化生態電廠

▲華電萊州電廠是我國第一座智能生態電廠,機組采用三維數字化設計,具有國內單機容量最大、設計煤耗最優、不占耕地資源和淡水資源、全面達到廢水“零排放”等特點,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中。

時間:2016年

來源:中國華電

 

46  世界最大海上鉆井平臺“藍鯨1號”

▲招商局旗下中集來福士自主設計制造的世界最大、鉆井深度最深的雙井架半潛式鉆井平臺——“藍鯨1號”。

時間:2017年5月

來源:招商局集團

 

47  C919大型客機成功首飛

▲C919大型客機是我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座級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計獲28家客戶815架訂單。

時間:2017年5月

來源:中國商飛

 

48  南海“可燃冰”試采成功

▲2017年5月,中國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進行的首次“可燃冰”試采獲得圓滿成功。1立方米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釋放出約0.8立方米的水和164立方米的天然氣,能量密度高,資源潛力巨大。作為世界公認的清潔高效的未來替代能源,“可燃冰”試采成功,對于改變我國能源結構,降低石油等資源的對外依存度意義重大。

時間:2017年5月

來源:中國石油

 

49  我國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徑敞開式硬巖掘進機下線

▲我國自主研制的國內最大直徑敞開式硬巖掘進機(TBM)“彩云號”于2017年8月在昆明中鐵電建總裝車間成功下線,即將投入到亞洲第一長鐵路山嶺隧道——大瑞鐵路高黎貢山隧道的施工。“彩云號”由我國自主研制,開挖直徑為9.03米,整機長度約為230米,整機重量約1900噸,填補了國內9米以上大直徑硬巖掘進機的空白。TBM圖案為開屏的孔雀,寓意著“神奇美麗 吉祥和順”。

時間:2017年8月

來源:中國中鐵、中國電建

 

50  智慧化玻纖業務規模全球第一

▲中國建材集團自主研發出大型玻纖池窯拉絲生產技術及E8、E9等系列高性能玻纖配方,建設了智慧化玻纖生產基地,業務規模居全球第一。

時間:2017年9月

來源:中國建材

 

51  我國最大級別20000TEU集裝箱船成功下水

▲2017年10月23日,中船重工所屬大船集團建造的我國最大級別20000TEU集裝箱船首制船成功下水,打破國外技術壟斷。該船總長399.9米,型寬58.6米,型深30.5米,采用雙島式上層建筑總布置,雙底雙殼船體構架形式。該船成功下水標志著我國在超大型集裝箱船領域實現了重大飛躍。

時間:2017年10月

來源:中船重工

 

52  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

▲2017年12月24日,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珠海金灣機場完成了陸上首飛。AG600作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最大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

時間:2017年12月

來源:航空工業

 

53  世界單槽容積最大超大型浮選機

▲2017年,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成功開發世界上單槽容積最大的680m3超大型浮選機。圖為680m3浮選機在江西銅業德興銅礦工業試驗現場。

時間:2017年12月

來源:礦冶集團